2022年是新一轮猪周期关键拐点的一年 双汇加快锁定购销合作
猪周期反转预期持续增强的背景下,双汇发展(000895)在2022年伊始加快了锁定购销合作的进程。继“牵手”牧原股份(002714)后,又与正邦科技(002157)达成战略合作。
牧原之后又牵手正邦
1月14日晚间双汇发展公告,公司与正邦科技于2022年1月14日签订《双汇正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产业优势,坚持健康、安全、绿色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猪购销为依托,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进一步推动双方产业优势互补和高质量发展,为食品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当晚,正邦股份也同期披露的上述合作内容。
双方协议提出,生猪点对点直供方面,双汇将开辟绿色通道,实行全天24小时优先收购正邦直供生猪,双方约定供应量、价格、运输方式等,实现点对点直供。正邦应设定与双汇屠宰匹配的养殖场作为基地,优先供应双汇,并保障供应生猪的质量、品质,猪只体重在80—140kg/头,保证生猪质量安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符合双汇采购标准要求。
在建立供应链合作机制方面,双方共同发挥双汇生猪屠宰、正邦生猪养殖优势,提高双方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共同打造国内外一流的产业链合作典范。
深化双方合作方面,双方加强生猪购销合作力度,强化产能匹配和衔接。当生猪价格低迷时,双汇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正邦的生猪采购力度,有权享受正邦所有相关的生猪销售优惠政策。当市场价格高涨时,正邦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双汇的生猪供应力度。根据双汇需要,正邦向双汇提供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根据正邦需要,双汇及时将正邦所交付生猪屠宰后相关结算数据通报。
协议约定,首期合作期限为三年,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协议期满前一个月,双方协商续签事项。
这是2022年以来,双汇发展公告“牵手”的第二家生猪养殖行业企业。
1月4日双汇发展曾公告与牧原股份签订《双汇牧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内容与此番正邦合作协议类似,也涉及“加强生猪购销合作力度”、“实现点对点直供”等条款。
猪价上行前锁定购销合作
作为中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双汇发展作为产业链下游,无疑有较大原材料采购需求。为延展产业链,抵御周期波动,公司近年来以屠宰和肉类加工业为核心,向上游发展饲料业和养殖业,向下游发展包装业、商业、外贸等。不过目前双汇发展自有的生猪养殖产能,远无法满足公司需求。
据公告披露,此番签立框架协议前,正邦科技与双汇发展最近三年未直接发生生猪购销业务。而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9月,牧原股份直接向双汇发展销售生猪的金额分别为0.21亿元、3.80亿元、2.90亿元,分别占公司当年/当期生猪销售总金额的比例为0.11%、0.69%、0.54%。
对产业链上下游而言,加强点对点直接合作,可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各方成本。而在当前猪周期低位震荡之时,双汇发展牵手上游,也锁定了未来猪价高企时的供应质量和成本优化。
2021年,生猪产能完全恢复,猪价跌幅超预期。肉价的快速下跌推动了居民猪肉消费恢复性回升,但新冠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宏观经济,加上饮食结构和人口结构等的调整,猪肉消费增长低于预期,供大于求的主基调基本贯彻全年。
经历2021年四季度的价格出现回暖后,春节前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再度步入亏损,市场呈现旺季不旺格局。进入2022年,生猪出栏价格已从1月1日的16.45元/公斤跌至1月14日的14.4元/公斤,跌幅达15%。
搜猪网分析认为,近期生猪价格持续走低,部分地区出栏均价再度跌破7元/斤以下,这也意味着之前的小幅盈利已戛然而止,生猪市场再度进入亏损状态。或许大家对春节后行情多持悲观态度,养殖户与规模养殖场从2021年12月至今整体的出栏性偏高,形成了市场上生猪供应过于充足,而实际消耗却极其有限,叠加近段时间的新冠疫情压力影响了相关的终端餐饮消费,所以生猪市场价格仍以弱势震荡为主。
不过卓创认为,2022年是新一轮猪周期关键拐点的一年,供应面前松后紧的趋势方向相对明确。近期多家机构也发布研报,认为随着生猪养殖行业去产能持续进行,猪周期拐点在渐行渐近。国联证券最新研报认为,短期看,预计2022年生猪加速去产能,猪价反转可期2021年6月是能繁母猪存栏高点,按照养殖周期估算,理论上2022年4-5月份为猪价最低点。因此预计在无动物疫情干扰下,2022年上半年猪价仍将处于下行通道,猪价拐点有望于2022年二季度至三季度出现,猪价的反弹幅度仍需观察春节后补栏情绪。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本轮猪周期的价格拐点预计在2022年4月到6月。在一季度猪价较低的背景下,生猪去产能有望加速。市场对猪周期反转的预期强化,催化近期的板块表现。
原文链接:http://nyj.nanyang.gov.cn/jcyj/48312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拉机...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2021-07-11
- 全省“十四五”农村厕所革...2025-09-22
- 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2025-09-20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农发...2025-09-19
- 李春华赴内江市调研内资鲶...2025-09-18
- 天津市科技计划(优质水产...2025-09-17
- 北京乡村振兴成果摄影展亮...2025-09-16
- 盐城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2025-09-16
- 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两...2025-09-16
- 南京白菜新品种:科技含量...2025-09-16
- 江苏:农机设备焕新升级 ...2025-09-16
- 信息技术助力农业社会化服...2025-09-16
- 何益军副厅长调研农产品质...2025-09-16
- 江苏渔港监督局盐城分局召...2025-09-16
- 2025年江苏省“农机3...2025-09-16
-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饲...2025-09-16
- 连云港市举办2025年第...2025-09-16
- 学雷锋精神强服务 引资聚...2025-09-16
- 盐城: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秩...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