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弄虚作假
近段时间,各地在推进复垦复耕过程中出现一些乱象,如“水泥地上种红薯”“劈开山头造梯田”“鱼塘被填造地”等,受到舆论关注。推进土地复垦复耕的目的在于,通过整治措施,使因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遏制和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确保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之所以出现上述乱象,与某些地方政府长期政绩观扭曲,企图通过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执法部门督查脱不开干系。背后反映出部分地方政府并未真正意识到守住耕地红线、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继续向好。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求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态势。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紧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一些国家的基本民生。因此,只有稳住国内粮食生产供给基本盘,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我国耕地资源稀缺,人多地少,供给不足。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提高耕地质量、挖掘潜力增加耕地,是实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近年来我国耕地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保护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健全强化,但保护耕地仍面临挑战。耕地面积减少有多种原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导致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强劲;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人口数量减少,造成部分耕地出现撂荒抛荒现象;此外,由于种粮收入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时有发生。
18亿亩耕地红线是确保14亿人口饭碗的最基本保障,必须把加强耕地保护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决不能弄虚作假。
首先,要认真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按用途使用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继续实施“占优补优、占多少补多少”的耕地补偿制度。其次,切实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依法加大对乱占滥用耕地行为的处置打击力度。再次,加强法律层面顶层设计,将耕地数量、质量与生态红线纳入相关法律。最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有效提高种粮效益。只有提高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种粮效益,才能真正稳定粮食生产。(经济参考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4/t20220424_8293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2023-12-2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2022-04-30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王晓勇带队开展安全检查工...2025-09-26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厅党组理...2025-09-25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2025-09-24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025-09-23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2025-09-23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2025-09-23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执法...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2025-09-23
- 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2025-09-23
- 第二届中俄地方经贸合作大...2025-09-23
-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贝贝瓜...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求...2025-09-23
- 十二师提高执法监督质效优...2025-09-23
- 嫩江小龙虾“丰收”成为“...2025-09-23
-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2025-09-23
- 北大荒大豆进入收获季2025-09-23
- 虎林市深耕绿色植保技术赋...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