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思:“唤醒”休耕荒地土生金
芒种已过,十万大山脚下的上思县思阳镇易和村生机勃勃,稻田里的秧苗拔节生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而在几年前,因外出务工、干旱少水、耕种难度大等原因,这里也出现过土地休耕丢荒的现象。
近年来,上思县组织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了大规模的灭荒复耕行动,摸索出“旱改水”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有效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了土地复耕、村民有租金增加收入、村集体经济增加等多赢局面。
在灭荒复耕行动中,易和村共实施了220亩土地整治。经过和村民们协商,村委将这些土地进行了流转后统一经营。“120亩暂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我们种上了牧草,专门出售给当地的肉牛养殖基地。另外100亩‘旱改水’土地则种上了水稻。”易和村第一书记唐国财说。
目前,该村把“早改水”100亩农田作为试点,春季早稻种植高产杂交水稻,晚稻种植香糯,晚稻收割后再种植蔬菜,采用这样的循环模式不仅让村集体经济增加,也让更多的村民实现增收。
2021年,易和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为51万元。加上今年牧草和香糯、早稻等收入,唐国财预计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70万元。
上思县妙镇那苗村也有着同样的变化。此前,该村有1600多亩旱地只能种植旱地农作物,且产量偏低,实施“旱改水”项目后配套做好了生产道路、灌溉水利等基础设施,发展水稻、马铃薯、山羊、黑雕鱼等绿色循环种养产业,年产总值预计可达5000多万元。如今,那苗村村民除了每年有1000元/亩的租金外,还能到基地里务工,每天有150元左右的收入。
数据统计,从2020年至今,上思县已实施43个项目,投入资金超过6亿元,整治复耕复种土地面积达1228.4公顷。这些经过整治的土地,大多变成了水田,有的小块坡地也变成了大规模的连片种植,目前全都种上庄稼,不仅有效助推乡村振兴,而且有力确保了当地粮食安全。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x/t1201406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2023-12-23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2022-04-30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025-09-23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2025-09-23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2025-09-23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执法...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2025-09-23
- 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2025-09-23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鮰鱼...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2025-09-23
- 全省海水养殖基本情况“上...2025-09-23
- 嫩江小龙虾“丰收”成为“...2025-09-23
-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2025-09-23
- 北大荒大豆进入收获季2025-09-23
- 虎林市深耕绿色植保技术赋...2025-09-23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2025-09-23
- 红星二场:打造沉浸式军垦...2025-09-23
- 我省参加2025年全国名...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开展20...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