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农机手话麦收
麦收刚刚结束,看着一粒粒金黄的麦子,86岁的老农机手韩敬法站在山东滕州市级索镇前韩村的田间地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人感慨道:“现在跟当年不一样了,处处都是高科技。”
截至6月16日下午5时,山东已收小麦4993.2万亩,占应收小麦面积的83.2%,其中枣庄市麦收已基本结束。韩敬法一家的新丰家庭农场,刚刚结束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忙碌。
韩敬法的女儿韩孝红,今年51岁,是目前新丰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也是家中的第二代农机手。“我父亲那个年代,割麦子等农活全靠人工,麦收既耗时又费力。1996年,一家人东拼西凑,又借了一部分钱,花费1万元买了一台拖拉机,犁地松土终于不再用牛了。”韩孝红说,他的父亲从此成了家中第一代农机手。
韩敬法老人说,过去家中只有十几亩地,地里的收成要解决家庭温饱,全家的收入并不多。女儿韩孝红在2014年开始,承包了村里的400亩土地,开始搞起规模化种植,家庭收入逐年增高。
“我把村里搬迁后留下的土地承包后进行复垦,当时土地肥沃度不行,地里石头、砖头、瓦块很多,又没有钱一次性整理好,只能慢慢修复。”韩孝红说,2014年后,家里又购置了几台农机,一边整理土地,一边搞种植,她也因此开上了拖拉机。
韩孝红说,令她印象深刻的是,虽然有了机械设备,但是很多工作还需要人工,尤其是土地的浇灌,要雇几十人,在地里拉水管,一处处浇水,几百亩地要一个月才能浇完,不论是开拖拉机还是地里的农活,忙下来都要满头大汗。
“现在我们这一代人就方便多了,我妈常说,我们是全智能化设备,只要按个按钮就行。拖拉机里也有了空调,舒适多了。”韩孝红的儿子韩鲁玉说,作为家里的第三代农机手,如今耕种已经变成自动化操作,打药都用无人机,浇水也改成了喷灌,两天就能完成过去一个月的工作。
更让韩敬法一家三代人高兴的事,2020年下半年,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承包的几百亩土地,逐步打造成高标准农田,让粮食产量上去了。
“有专家一对一指导怎么检测土壤、讲解施肥和打药的标准、评估粮食产量是否达标,现在种地更加科学了。”韩孝红说,今年地里的收成特别好,亩产达到757.6公斤,上半年利润有40多万。
如今的新丰家庭农场,一家三代农机手的故事还在延续,农场中已有农机用品30多台,31岁的韩鲁玉还开办了粮食加工企业。韩孝红说,国家对粮食生产越来越重视,如今种粮省时省力省心,三代人依旧干劲十足,农民的日子有奔头。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6/t20220620_83064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2023-12-2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2022-04-30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王晓勇带队开展安全检查工...2025-09-26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厅党组理...2025-09-25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2025-09-24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025-09-23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2025-09-23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2025-09-23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执法...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2025-09-23
- 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2025-09-23
- 第二届中俄地方经贸合作大...2025-09-23
-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贝贝瓜...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求...2025-09-23
- 十二师提高执法监督质效优...2025-09-23
- 嫩江小龙虾“丰收”成为“...2025-09-23
-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2025-09-23
- 北大荒大豆进入收获季2025-09-23
- 虎林市深耕绿色植保技术赋...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