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特派员积极助春耕促丰产
眼下,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瑞耕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兴杰的千亩小麦田里迎来了两位来自省里的科技特派员——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孔令聪和杜祥备。他们专程来当地看小麦田间长势,调查苗情及病虫害发生等情况。针对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控、水分管理等问题进行手把手技术指导。
两位科技特派员与县农技中心的同志一道在刘兴杰的田里仔细查看,不时拔出一两棵麦苗看根系及分蘖情况。“你看,高畦模式种植的小麦根系明显比普通种植的小麦发达,有效分蘖多。”杜祥备拿着两棵肥瘦明显的麦苗根系向大家分析。
原来,刘兴杰地里的小麦去年秋种时采取的是稻茬小麦高畦降渍种植技术。该技术在小麦生产中体现出明显栽培优势,在整地播种时采用高茬还田施肥开沟高畦播种复式一体机,一次性完成灭茬、整地、施肥、做畦、播种作业。“这种畦面播种方式,畦沟排水,降渍效果显著,可以在连续降雨、水层覆盖、烂泥田等不同土壤条件下作业。有效解决了稻茬小麦适期播种、秸秆还田的难题。一般较对照田块增产8%-22%,每亩节本增效170元左右。”杜祥备介绍。
“凤台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稻-麦两熟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分布不均。由于播种期墒情常常都是烂泥土,为了把小麦播下去,我们只好摸索出这种特殊的种植方式,但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方式大大提高了稻茬麦的产量。”凤台县农技中心工作人员高尚勤竖起大拇指说。
“有了科技特派员,我对小麦丰产更有信心了。我家小麦已经连续多年采用这种高畦模式种植,与使用常规模式种植相比,亩产高出一二百斤。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对小麦播种机械进行改造升级。”刘兴杰指着家门口的一台庞大的机器介绍,这台特制的旋耕播种一体机是他花了十多万元定制而成。当地稻茬麦常规产量在每亩800斤左右,而采取高畦种植方式,增产效果非常明显,亩产超1000斤。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示范将大幅挖掘稻茬麦的增产空间和潜力。
文件下载
文件下载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public/7021/561847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拉机...2022-09-15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一特...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病...2025-05-09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县级...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泽湖...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2025-02-06
- 洪泽湖查获一起大马力快艇...2025-02-06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2025-02-06
- 科技赋能织密洪泽湖禁捕管...2025-02-06
- 岁寒情谊浓,关怀暖人心|...2025-02-06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2025-02-06
- 2025年第2批兽药生产...2025-02-06
- 重任在肩当倾力,击鼓催征...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