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小桑叶”长成大产业
日前,在嘉陵区大通镇麻感坝村蚕桑养殖基地,蚕房内满地金黄,蚕农们正熟练地采摘黄金茧,丰收的喜悦溢满脸庞。 嘉陵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全国优质茧丝原料生产基地、南充“中国绸都”核心区。近年来,嘉陵区立足现有资源优势和良好产业基础,坚持“立桑为业、多元发展”,加快推动桑产业由“栽桑养蚕”向“栽桑养人”“单一利用”向“多元开发”“农业主导”向“三产联动”转变,全力做强产业链、创新链、利益链“三大链条”,擦亮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国家桑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三张名片”。 目前,嘉陵区已建成桑园6.5万亩,其中果桑1万亩、蚕桑3万亩、茶桑2.5万亩。“十四五”期间,全区桑产业全链总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 A蚕桑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我们村计划养6季黄金茧。第一季养了130张,预计收获5800多公斤茧,将卖20多万元。村里的蚕桑基地面积达1000余亩,每年养蚕近800张,全村600余户村民参与分红。”麻感坝村党支部副书记任春燕给笔者算了笔“蚕桑账”,“村里还有100余户农户在基地养蚕,光是在家门口就业,每年就能挣一两万元。” 据介绍,在规模化、标准化蚕桑产业的支持下,该村采用“公司+联合社+农户”模式,由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提供蚕桑基地、蚕房、蚕种以及养蚕和管护技术等,并实行保底价收购。 “目前全区优质桑园面积达6.5万亩,其中蚕桑3万亩。2020年以来,嘉陵区对蚕桑产业进行技术改良,引进产量更高、经济效益更好的新蚕种黄金茧,并在李渡、吉安、大通等地推广养殖。”嘉陵区蚕桑产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优势,并且能够充分吸收农村闲散劳动力,是嘉陵区的传统特色产业。 近年来,嘉陵区将发展蚕桑产业与助推乡村振兴相结合,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引导农户种桑养蚕,助力群众稳定增收。 B园区集中连片发展 6月20日,在西河流域茶桑基地,漫山遍野的桑树郁郁葱葱,犹如巨幅绿色地毯铺在嘉陵大地。 西河流域茶桑基地核心区位于嘉陵区双桂镇,由四川尚好茶业于2015年启动建设,种植面积1.3万亩,通过有机认证的茶桑种植基地3000亩。配套建成桑叶茶产研中心,桑枝食用菌种植大棚,小蚕人工饲料共育、大蚕全自动化饲养示范基地,桑园林下桑枝菌间作、桑基鱼塘等。 “我们立足桑产业优势,整合园区内龙头企业、专合社等力量,投入资金4亿元,列出60多项工作清单,提升桑之韵、桑之田、桑之源等8个节点,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嘉陵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嘉陵区启动蚕桑农业园区提升工程,打造新型桑业示范园、茶桑文化示范中心、种养循环示范基地、产研中心等,积极创建“决策优化、生产便捷、省时省力、管理科学”的现代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后,桑茶日加工产能由3吨提升到20吨,初加工率达到100%,园区机械化作业率达到65%。 为促进桑产业精深加工、多元开发,2020年,位于嘉陵区工业集中区的尚好蚕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启动建设。该项目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85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桑叶茶桑叶粉加工生产区、桑食品饮料加工生产区、仓储冷链物流区、产品检测中心、科创研发中心、文化展示中心。 近年来,嘉陵区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良好、农业基础厚实的优势,依托“一江三河三高速”布局,建成特色产业基地30万亩,“国字号”园区2个、省级五星级农业园区1个。全区产业基地集中连片发展,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农业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乡村振兴多向发力。 C丝绸织出美好前景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嘉陵工业集中区的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剑杆车间内,只见几十台高速智能剑杆织机开足马力快速运转,纺织工人忙着操作机器设备……一股开足马力赶订单、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干劲扑面而来。 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今年1月至6月产值为1.17亿元,出口额529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增长。 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该公司大力开拓内销市场,及时调整营销方向。针对内销市场需要,调整品种结构,以短、平、快的产品进军国内市场,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多个城市设立了蜀绘专卖店,在北京、上海、青岛等10余个城市设有经销商,将文化与产业融合,让嘉陵蜀绘大众化、多元化、平民化。同时,该公司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深耕国际市场,不断寻求对外合作机会,产品远销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 “2022年,公司开始实施剑杆丝绸织造智能化技改项目,利用现有场地扩能升级。”四川顺成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购置国内先进的智能宽幅剑杆丝织设备,打造智能化高端丝绸面料生产平台,全面促进企业智能制造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近年来,嘉陵区充分发挥传统丝绸之乡和产业集群优势,重点培育了顺成纺织、依格尔纺织、长荣纺织、尚非服饰、银海丝绸“五朵金花”,聚集规上丝纺服装企业18户,初步形成了桑、茧、缫丝、织造、印染等完整的丝纺服装产业链,产品涵盖丝绸面料、丝绸工艺品、服装服饰、床上用品等。今年1至6月,全区丝纺服装产业产值达5.2亿元。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7/7/f508a3fe6edb47019d51471e8e49d15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2021-07-11
- 麻涌完成2022年拖拉机...2022-09-15
- 骆马湖渔管办“一支部一特...2025-05-09
- 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召开《病...2025-05-09
- 连云港市内业测试化验县级...2025-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2025-02-06
- 苏州市吴江区顺利完成土壤...2025-02-06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2025-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2025-02-06
- 无锡市开展节前农产品质量...2025-02-06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开展春...2025-02-06
- 近万只野生鸬鹚现身洪泽湖...2025-02-06
- 宿迁市开展春节期间草莓质...2025-02-06
- 洪泽湖查获一起大马力快艇...2025-02-06
- 守好“关键点” 严防“节...2025-02-06
- 科技赋能织密洪泽湖禁捕管...2025-02-06
- 岁寒情谊浓,关怀暖人心|...2025-02-06
- 省植保植检站组织开展瓜类...2025-02-06
- 2025年第2批兽药生产...2025-02-06
- 重任在肩当倾力,击鼓催征...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