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乡村干部时评网! 人员查询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村官时评>湖北黄石:山上山下产业兴 一派致富好“丰”景

湖北黄石:山上山下产业兴 一派致富好“丰”景

时间:2023-07-23 来源:黄石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

  7月以来,断断续续的降雨,滋润了富河两岸。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龙港镇车桥村的稻田里,翠绿的秧苗连接成片,长势喜人。

  

  车桥村秧苗长势喜人

  在一旁水田里忙活的郑英才夫妇顾不上欣赏田园风景,他们忙着收笼、清网、称重,不一会儿,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就装满了货筐。

  “第一年试养,就有了不错的收成,最多时一天可以卖七百多斤。”郑英才采用生态养殖模式养出来的小龙虾,肉质紧实、味道鲜美,一斤最高卖到30元,不仅自家收益可观,还能为村集体带来收入。

  地处富水水库脚下的车桥村,虽然山水绮丽多姿、自然环境优越,但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农业村,先天发展基础较差,没有村集体经济积累。

  去年,黄石市委宣传部第六轮工作队进驻车桥村后,聘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根据村庄现状,进行科学定位,以“富水源头,美丽车桥”为主题,从产业规划、村域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规划编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黄石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多次调研,针对车桥村主导产业薄弱、集体经济不强的突出问题,提出明确要求,推动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种植业是车桥村的传统产业,但长期以来缺乏懂技术的经营主体开展大规模种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党总支书记郑加和说。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立足车桥村山水资源优势,结合群众发展意愿,统筹整合衔接资金350万元,引进经营主体,强化技术保障,打造特色种植业。

  利用高标准大棚开展蔬菜种植,就是车桥村发展种植业的全新探索。3月份以来,当地着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引进恒嘉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引进“蔬菜之乡”山东寿光的先进种植技术,开展高标准大棚蔬菜基地的管理运营。

  “大棚蔬菜产业每年能给村集体增加近6万元收入。”一个好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波说,基地一期50亩大棚蔬菜基地于今年9月建成后,将带动40余名当地农民就业。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科学谋划下,曾经无人问津的荒山如今也成了“香饽饽”。

  

  车桥村花椒基地

  为了发展壮大种植业,车桥村将可利用的荒山充分流转,建起了1600亩花椒基地。负责人郑晓龙说,待到丰产期,除去人工等成本,每亩花椒收益能达到5000多元。

  好山好水好车桥,产业发展富农家。周波表示,车桥村将依托资源禀赋,做好“山上”“山下”两篇文章:在山上,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大做强花椒、油茶产业;在山下,大力发展高标准大棚蔬菜种植、稻虾养殖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页面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j.huangshi.gov.cn/nyzx/mtxw/202307/t20230718_10327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关闭][返回顶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 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民事主体负责。乡村干部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三农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中农兴业工程指定网站 


乡村干部时评网 xcgb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19690号-49

联系邮箱:cgneican@tom.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205办公室
 联系电话:010-57744786,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744786

联系QQ:473360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