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经开区“一村一特色”促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吉林经开区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秉持“一村一特色”建设思路,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培育劳务品牌,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我们村第二年稻田养鱼了,效果很明显,稻子产量高了不少。”朝阳村党支部书记李文勇说,今年,我们村发展稻田养鱼300亩,预计可带动群众每户增加收入1000元,村集体经济还能收入10万余元。
在距离朝阳村不远的哨口村,搞起了“电商+农户+合作社”发展模式。村党支部副书记王飞就是通过“直播带货”,让甜黏玉米销售搭上了“电商快车”。
“今年,我就和两户村民一起种了4万株甜黏玉米。玉米成熟后,我每天在线上带货一个半小时,只用了3天时间就把玉米卖光了。现在我们通过多方渠道收来的玉米,都能依托电商平台轻松卖出去,八九月份,我们平均每月销量已经达到了100万元。”王飞说。
在吉林经开区,除了靠农业生产增收,劳务输出也拓宽了增收渠道。
头台子村地少人多,村民收入普遍不高。如何让在家的村民有事干、有钱赚?村党支部书记刘雪茹曾带着村“两委”成员上门入户搞调查,确定了促就业、促增收的思路。去年9月,头台子村成立了“吉林市亿帮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村里采取“党支部+公司+集体经济+村民”的劳务模式,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也获得用工单位的青睐。
“目前,我们和区内10多家企业签订了长期用工协议,已经有500多名村民通过劳务公司找到了工作。”刘雪茹说,通过劳务派遣公司的各项业务,村民就业有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增加了3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家庭收入的“双赢”。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11/t20231107_88318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麻涌完成2022年拖拉机...2022-09-15
- 长治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2021-07-11
- 丁薛祥会见亚洲开发银行执...2025-08-29
- 王沪宁会见瑞士联邦议会联...2025-08-28
- 赵乐际同瑞士联邦议会联邦...2025-08-27
- 第十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在...2025-08-26
- 农业农村部召开推进巩固拓...2025-08-25
- 2025乡村振兴(长沙)...2025-08-22
-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物美集...2025-08-21
- 中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5-08-20
-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2025-08-19
- 市农科院召开安全生产工作...2025-08-18
- 省农业农村厅全力开展农业...2025-08-15
- 王建球赴石门、南县、桃江...2025-08-14
- 张金龙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2025-08-13
- 市农业农村委组织召开第二...2025-08-12
- 2025年河北省畜牧统计...2025-08-11
- 金汇江同志深入天津农担公...2025-08-08
-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第8期“...2025-08-07
- 微塑料对土壤胞外酶活性的...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