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小麦育种一年收四代
小麦清明拔三节,春灌追肥正当时。每年的清明前后,气温上升,田间小麦越发萌动,开始返青。而在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丰种业)小麦育种加代研发中心温室里,百十平方米的小麦却早已进入抽穗扬花期,籽粒逐渐成形。
“在这里,90天左右就能成熟一代小麦。这一茬已经是我们今年种的第二代,预计4月中旬就能收获。”禾丰种业科研助理王克介绍。
温室内,科研人员蹲在垄上,仔细观察着小麦的生长状态,逐一记录各项数据。“别看这几块地面积不大,却有1000多个品种,都是杂交、加代的育种材料。目前有几个品种在抗寒、抗冻、抗病方面表现不错,很期待它们在大田的实验结果。”00后王克是一名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聊起小麦育种,脸上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
禾丰种业投资300多万元建设的智能日光玻璃温室,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在此之前,禾丰种业小麦育种还是另一番景象。
“过去,我们和老一辈育种专家一样,在大田里,一年种植一茬小麦,10月播种,来年6月收获。”禾丰种业董事长朱俊科说,如今,在科技的加持下,我们采用温室和异季滚动连续加代法,根据小麦不同时期所需生长条件,控制温度,给予特殊光照、水分等,打破季节与地域的限制,“现在已经实现一年四代,大大缩短了小麦育种周期。”
说着,朱俊科将记者拉出温室,映入眼帘的是满眼青绿,相较长势旺盛的繁种田,几畦竖有白色地标且长势欠佳的小麦格外引人注意。
“这些长势不一、各具特色的就是我们的育种大田。”朱俊科介绍。育种大田阶段后,过去都是人工对小麦的表型数据进行采集,效率低、准确率有限。现在,在山东理工大学兰玉彬院士的带领下,运用农业航空遥感技术和田间作物高通量表型平台,通过无人机和平台搭载多光谱、高光谱、激光雷达仪等各类遥感传感器采集光谱信息,将采集的光谱数据运用遥感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实现作物全生育期冠层叶绿素、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等表型信息的精准获取,比人工手段获取效率提高90%以上。
“在大田里,除了无人机、大数据的加持,我们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实现小麦种质资源表型快速精准鉴定,将基因组学与表型学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显著加快育种进程,还能实现从‘经验育种’向‘精确育种’转变。”朱俊科说。(记者王佳声刘磊)
原文链接:http://nync.shandong.gov.cn/xwzx/mtjj/202404/t20240407_471723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2023-12-23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2022-04-30
- 中央重磅发声:加快错案纠...2021-01-13
-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2025-09-24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20...2025-09-23
- 江苏率先发布!补短板高端...2025-09-23
- 农林大厦办公室门及门锁批...2025-09-23
-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执法...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渔业科技示范园...2025-09-23
- 江苏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技...2025-09-23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鮰鱼...2025-09-23
- 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科技示...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征求...2025-09-23
- 十二师提高执法监督质效优...2025-09-23
- 嫩江小龙虾“丰收”成为“...2025-09-23
-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2025-09-23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河...2025-09-23
- 北大荒大豆进入收获季2025-09-23
- 虎林市深耕绿色植保技术赋...2025-09-23
- 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2025-09-23
- 红星二场:打造沉浸式军垦...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