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 常宁市:“三个聚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近年来,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精准发力,通过聚力产业升级、要素激活和治理赋能,不断提高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真正让农业有奔头、农村有看头、农民有甜头,瑶乡大地焕发新生机、展现新面貌。
聚力产业升级:从“单一种养”到“三产融合”,筑牢共富基石。最大程度激活产业发展动能,让群众尽可能多地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乡村受益。一是提质增效,让“传统产业”发新枝。按照“扩面、提质、创品、拓市”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2024年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园项目,新建1050亩高标准生态茶园、改良2716亩老旧茶园,全乡茶园面积达6.3万亩,占衡阳市茶园总面积的34%。结合“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开展春茶专项整治行动,提升茶叶品质,2025年春茶产量同比增长20%,茶叶产业年综合产值达5.7亿元。二是跨界融合,让“乡村业态”亮新彩。发挥文化的纽带作用,通过举办瑶族非遗“坐歌堂”传承培训班、塔山山岚杯围棋邀请赛等活动推动非遗“活化”,以“文化+”点亮乡村“绿富美”,让每位来到塔山的游客,不仅能领略到高山云雾的壮美风光,更能沉浸式地感受到瑶文化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实施西江村民居民族风情改造、西江广场提质升级项目,西江民宿聚集区被评为湖南省乡村旅游精品民宿聚集区。2025年1至8月累计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文旅产业综合收入突破千万元。三是联农带农,让“增收链条”更紧密。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方式,帮助农民增收搭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这趟“顺风车”。引进、培育11家省、地市级龙头茶企,2024年村、企共建2座茶叶加工厂,3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摘卖茶叶年均增收800余万元。发挥2.3万亩生态蓼叶规模优势,新建800余亩蓼叶抚育基地,2座蓼叶加工厂成功投产,年均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超千万元,一幅农强民富的锦绣画卷正在瑶乡大地铺展。
聚力要素激活:从“资源制约”到“要素集聚”,破解发展瓶颈。最大限度盘活人、地、钱、景等资源要素,通过多元化参与和利益共享,实现对资源要素的高效利用。强化人才支撑,激活“源头活水”。针对医疗、教育人才短板情况,争取衡阳市委人才办出台《衡阳市驻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支教、支医人才选派管理办法》,从衡阳市直部门选派11名教育和医疗技术人才赴塔山瑶族乡服务。逐村制定人才需求清单,以“天南地北常宁人”“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回归”等活动为桥梁,深度挖掘在外人才资源,常态化储备18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他们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72%。创新资源管理,盘活“闲置资产”。充分盘活闲置的房、地、水、景、园等资产活力,推动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长期性。一方面全面盘点闲置的学校、加工厂房和老村部等集体资产,以租金、股权、资产拍卖等方式变现资金,年均带动9个下辖村集体经济增收37万余元。另一方面吸引社会资本合法租用闲置民房开办民宿,或引导村民自主经营农家乐等方式盘活闲置农房,年均带动本地企业和村民增收600余万元。拓宽资金渠道,激发“振兴动能”。整合各级财政衔接资金,大力完善水、路、电、网、讯等基础设施,全乡硬化路村组覆盖率、行政村5G和光纤网络覆盖率均达100%,制约瑶乡30余年出行难、通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发挥瑶民致公、尚诚、守诺的朴素信用精神价值,与常宁市农商银行合作建成衡阳市首个“信用乡”,境内农户授信建档覆盖率达95.57%,为境内13家企业、1560户农户授信2.68亿元,真实用信1.06亿元,节省利息300余万元,真正构建起要素保障新格局,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聚力治理赋能:从“单向管理”到“多元共治”,激活内生动力。积极构建多元协同的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共建共治共享带来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党建引领“强核心”。持续深化“党建+产业联兴”发展模式,将产业相似、优势互补的村联合组建3个联兴党支部,构建“乡党委—党建联兴支部—村党组织”三级管理模式,通过支部领航、联盟聚力,实现产业共建、服务共管、效益共享。在茶叶、蓼叶和民宿三大支柱产业的带动下,2024年全乡9个村的集体经济总量达623.5万元,同比增长151.3%,3个下辖村集体经济均突破百万元,5个下辖村步入常宁市村集体经济40强。村民自治“激活力”。境内66名瑶族党员结合“五个到户”,全覆盖联系31个民族村组。以“三长”制工作为载体,将本乡茶俗文化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创新探索出“塔山茶话”基层治理工作法,推动大事共议、要事共商,让群众说了算、定了干,不断激发群众共治共享热情。2025年1至8月全乡信访事项量同比下降31%,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91%。城乡协同“聚合力”。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将全乡划分111个“民情责任田”,推动党员干部主动走进群众家门,把最新的政策讲鲜活、最大的民情摸详实。建立市、乡、村三级联动响应机制,村级办结的事项3个工作日内向诉求主体反馈、乡级办理的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需市级协调事项紧盯不放,一抓到底。1年来,共走访“五类人员”500余户,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经济发展、民生底线等问题52个,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等矛盾纠纷调处率达100%,实现“小事不出村”。群众的主体意识有效激发、创造能力充分释放,形成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一审:刘政兵
二审:高柳枝
三审:罗 敏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509/t20250930_3381938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刘...2021-06-23
- 规模经营耕地从3万亩到1...2021-06-15
-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2023-12-23
- 胡春华强调:确保高质量完...2022-02-23
- 新建规模畜禽养殖场 如何...2022-04-30
- 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2020-08-07
- 关于开宠物医院如何办理许...2022-12-25
- 花生豆腐的制作技术2022-01-04
- 农业农村部举办党史学习教...2021-06-25
- 2025年9月29日第1...2025-10-10
-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重新...2025-10-10
- 河北省海洋渔政执法总队赴...2025-10-10
- 我省在廊坊市举办农业品牌...2025-10-10
- 京津冀启动优质特色农产品...2025-10-10
- 全省小麦玉米单产提升调度...2025-10-10
- 全省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技能...2025-10-10
- 全省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2025-10-10
- 2025年河北省农业行业...2025-10-10
- 兵团举办官方兽医履职能力...2025-10-10
- 河北省海洋渔政执法总队赴...2025-10-10
- 2025年全国省级种子站...2025-10-10
- 秋收进行时农业农村部紧急...2025-10-10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兽医局开...2025-10-10
-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2025-10-10
- 全省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2025-10-10
- 关于2025年度农业产业...2025-10-10
- 全省小麦玉米单产提升调度...2025-10-10